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报道绵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法与经验

我的城市我的家
——四川绵阳依靠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纪实
□ 人民日报记者 刘裕国
编者按:

  昨(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以《我的城市我的家》为题,刊发了报道我市依靠群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长篇通讯。通讯从“突出为民导向,夯实文明创建的环境基础”、“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迎来文明创建的全面升华”、“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文明城市创建内涵”三个方面,全面总结概括了我市十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创建作为民生工程、精神家园建设的“牛鼻子”工程的做法与经验,本报今日予以全文转发,敬请关注。

  三江抱城,碧水粼粼。走进绵阳的大街小巷,满眼整洁和清新。道路流畅,视频广告牌规范,一排排节能路灯挺立,新型公交电子多媒体视频站牌成为百姓的“万事通”。在公交车站排队、礼让是人人追求的准则,退休老人牵着小狗行走过斑马线……

  不得不感叹,绵阳,就是不一样!

  “不一样”,是因为四川绵阳十五年如一日地抓文明城市创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广泛参与,这是我们创建文明城市的法宝。”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一语中的。

  突出为民导向,夯实文明创建的环境基础

  创建的每一项成果都体现群众的意愿与智慧

  华灯和绿树相映成辉,乐曲和舞蹈让人陶醉。国庆前的一个夜晚,站在绵阳宽阔的青年广场,记者和小区群众一样快乐。“天天都这样,人人都高兴!”满脸笑容的张大爷答话时眼睛还瞅着坝坝舞会。

  像青年广场这样的广场,在绵阳一共有8个,占地3000多亩,均匀地分布在绵阳城。绵阳的老百姓十分喜爱家门口的休闲空间,他们说,那是展示文明的好场所,像个欢乐祥和的大家庭。“大家”连着千万个“小家”,抬脚就可以到达广场,步行最长的也不超过15分钟。

  透过8大广场,人们看到的是绵阳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旨。15年来,绵阳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以民生为导向,夯实文明创建的基础。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使创建过程成为顺民意、惠民生的过程。群众赞成的坚决做,群众不满意的“一票否决”。

  让人动心的青年广场前身是一片河滩地,它在防洪工程建设中摇身变成一片“风水宝地”:遥望富乐山,面向涪江、安昌河、芙蓉溪3条江河汇合处的数平方公里的水面,水平如镜,水中绿岛点缀,无疑是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口岸”。确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看得心痒,一些政府领导也觉得这里一旦开发地产,税收势必翻番。不过,这里周边住着上千户居民,有不少是改制后的国企职工,他们希望政府造地绿化,把这块地变成市民休闲空间。

  绵阳的决策者决定在这里建绿化休闲广场。由此开篇,绵阳市一共规划了青年广场、五一广场、文化广场等8大广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既让人民满意,又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绵阳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大兴民主之风,广开民意渠道。通过市长热线、媒体报道、走访、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城市改造和建设的意见。绵阳市市长曾万明说,绵阳文明城市创建的每一项成果都体现群众的意愿,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绵阳有“三江六岸”,如果打造和绿化出来,将会新增8000亩河畔地,这些地带对绵阳人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如今,这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修300亩绿地公园已经成为绵阳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项宏伟的工程,与一位记者的报告有关——他把多年来从群众中收集的建议和想法整理出来。他替老百姓说的话,很快变成了绵阳新一轮发展和文明创建的重要项目。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迎来文明创建的全面升华

  文明创建成为民生工程、精神家园的“牛鼻子”工程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带来灾难,也让绵阳获得文明创建的新飞跃。

  几乎全市的老百姓都知道市委书记吴靖平有句誓言:以“壮士断臂、刮骨疗伤”的信心和勇气,以非常之策,行非常之举,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创建。

  绵阳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加快重建灾区精神家园,激励引导干部群众坚强奋起、顽强奋战、感恩奋进。

  在灾后重建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绵阳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组织机构,举全市之力推进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3年来,绵阳市委全会、常委会和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及专题会28次专题研究部署文明创建工作。书记、市长61次对创建中的重大问题作出批示,25次带队现场办公、实地督查。

  运用逆向思维,采取倒逼机制,从薄弱环节入手,每年摸排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列入当年的十项民生工程并实行目标管理。通过纳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五保供养等方式,31万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建起覆盖市、县、乡、村的惠民帮扶体系,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和让利资金6000万元,帮助2万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全市灾后重建民生项目投资达1308亿元、占总投资的57.7%,如今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情最重的乡村必须去、区位最偏远的乡村必须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必须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必须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须去,绵阳各级党委政府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进群众“结亲戚”,推动联系群众工作具体化、常态化、亲情化。组织全市4.6万名党员干部联系2553个村社、102个社区,联系群众10.9万户、37.4万人,已安排帮扶资金物资2.3亿元、致富项目9234个。

  全力保民安民,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健全社会面动态防控网络,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7%。全面推行涪城区绵州社区创建的“五零”工作法,努力实现社情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激化”、社区服务“零距离”、关爱帮助“零缺失”、共驻共建“零障碍”,文明社区占社区总数的65%以上。

  近年来,绵阳全市新扩建城区道路480公里、防洪堤148公里、排水管道329公里、新增人行天桥8座,新增绿地910公顷,新设垃圾收集和处理站2.6万个,整治了“脏乱差”,建设了“洁齐美”,改善了“吃住行”,提升了“精气神”。

  全国人民支援,2000多亿元资金的注入,绵阳从乡村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从“起立”到“起跳”,从悲壮走向豪迈,灾后重建,极大地点燃了绵阳老百姓对文明的新追求。

  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文明城市创建内涵

  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得到极致发挥

  走进绵阳开元中街社区,一个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老年合唱队的歌声催人泪下。这首歌由社区主任陈邦贵作词,专业人士作曲,社区文明创建的内容和社区群众的心愿都在歌中得到了表达。“我们的社区歌,大家喜欢,人人会唱。”陈主任一脸的自豪。

  绵阳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大提升了创建的参与度,深化了创建内涵。市民自豪地说,绵阳的文明城市创建,“没有一个局外人,没有一个旁观者,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以培育利他精神为主旨,开展志愿服务队活动。绵阳成立市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和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支队、大队、中队和小队,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0万余人。服务灾后重建、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保障重大活动,他们的身影活跃,作用不可取代。

  ——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线,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广泛开展“经典诵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成功举办两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举办各类比赛1000多场次、参赛节目3万多个、参加人次达200多万。诵经典、净心灵、读好书、做好人的气氛日益浓厚。

  ——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依托灾后重建学校建设乡村少年宫,组织文明单位与乡村少年宫结对共建实现全市726所中小学少年宫全覆盖,为做好未成年人工作开辟了新空间。

  此外,绵阳还以发动群众参与为根本,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科教、文卫、法律进社区,覆盖面达80%以上。在全市23个窗口服务行业分别制定了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规划,建立行业服务规范和投诉处理机制,评比表彰了260个诚实守信示范单位,群众文明创建的参与率达95%以上。

  “文明创建,全员参与,企业和城市一盘棋。”九洲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正贵说。

  “文明城市创建既改变了企业的建设环境,又改善了投资环境,长虹尝到甜头。”长虹集团公司董事长赵勇说。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清洁工个个都是好样的。”绵阳市环卫处清扫一所所长史红说。

  以“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为代表的一批批思想道德模范,一批批“文明家庭”,闪耀着绵阳市民文明素养的光芒。“我的绵阳我的家”,这是绵阳人的口头语。

  (原载《人民日报》10月16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