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兰辉》—— 一部催人奋进的精品力作

 □ 本报记者 杨檎
  电影《兰辉》以其朴实的手法、真实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观众,改变了人们对主旋律影片“板起面孔说教”的思维定势,被誉为“最接地气的主旋律影片”。那么这部“不一样的主旋律影片”是如何出炉的呢?

弘扬正气,将兰辉故事搬上银幕
  2013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兰辉事迹搬上银幕,并随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罗强任组长的“电影《兰辉》筹拍领导小组”,将具体拍摄任务交给了绵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我们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部电影拍好,将兰辉同志的精神发扬光大,因此我们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合作,希望他们从专业上予以指导。”绵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云告诉记者。
  一部好电影首先需要一个好剧本,经过选拔,出品方很快将编剧人选锁定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编剧柳建伟。柳建伟曾是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编剧,为了写好《兰辉》剧本,他4次赴北川,实地考察走访。对于兰辉,柳建伟有独到的认识,“中国有句古话,‘将军必发于卒伍,宰辅定起于郡县。’治理县域的重要性,中国人早有深刻认识。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党员干部,他们生命最辉煌的时刻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是在他们任职的地方。对于这些地方,他们是外来干部。”柳建伟说,“但兰辉不同,他是土生土长的北川人,他是这片土地造就的平凡英雄。”因此,在剧本中,柳建伟更注意突出一点:兰辉不是“孤立”的,他只是地震重灾区干部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剧本初稿形成后,出品方分别在北京和绵阳召开研讨会,众多专家汇聚一堂,经过10次修改,电影《兰辉》的剧本终于完成。

众星齐聚,让英模在胶片中重生
  有了成熟的剧本,紧接着就要组建主创团队。出品方之一的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的理事长、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主动担任总监制,在他的推荐下,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执行理事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出任总导演。
  本子写好了,台子搭好了,让谁来演兰辉呢?大家一致认为刘之冰最合适。刘之冰是著名的实力派演员,也是“正面人物专业户”,曾先后成功饰演过毛岸英、瞿秋白、邓子恢、刘伯承、方志敏等角色。但在第一次接到《兰辉》剧组邀请时,刘之冰却声称自己“不敢演”,“要把这样一个人物化作一种艺术形象传达给观众,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但最终,刘之冰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他说,接触到这个电影题材后,他有针对性地对兰辉作了深入了解,越了解就越被兰辉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就越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样一位好干部演好。
  在影片中,兰辉父亲兰甲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最初传出消息说兰甲正将由著名演员李雪健出演时,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鼓:李雪健的母亲病重,他本人又刚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诸事缠身,他能来演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吗?李雪健很快给出了答案:来!不但要来演,而且要演好!
  饰演女主角母若兰的韩国影星洪晓熙、饰演兰辉妻子周志鸿的国内著名演员陶慧敏等也迅速到位,由126人组成的电影《兰辉》摄制组赶赴北川,2014年2月8日下午,《兰辉》在北川开机,一场“让英模在胶片中重生”的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夜以继日,用兰辉精神拍《兰辉》
  为了真实再现“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的事迹及精神,开机伊始,摄制组就喊出了“用兰辉精神拍《兰辉》”,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我们拍《兰辉》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邓云告诉记者,“摄制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用兰辉精神来要求自己。”
  细节决定成败,对一部电影来说同样如此。为了演好细节,本不近视的刘之冰特意去配了副与兰辉所戴眼镜一样的400度近视眼镜,记者问他:“为何不戴平光眼镜?”刘之冰说:“我注意观察了一下,真正的近视镜片是有圈的,跟人说话交流时镜片上的圈就会转动,平光镜就不行,不真实。”
  老戏骨李雪健同样注重细节。有一次拍摄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衣服上的某个商标与兰甲正的身份个性不协调,就和化妆师、服装师沟通,最终遮住了这个商标。李雪健还随时告诫剧组的年轻演员:“有的观众会怀疑,世界上真的有兰辉这样的好人吗?我们演员要看到,观众的这种怀疑源于对说教的反感,所以创作一定要从每个细节的真实出发。”
  市委书记罗强等领导十分重视《兰辉》的拍摄工作,罗强曾三次抽空赶到摄制现场进行指导,并与主创人员进行交流,要求大家齐心协力拍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生动教材,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唱响为民务实清廉的正气歌。
  经过34天的紧张拍摄,电影《兰辉》在3月13日杀青。据了解,该片共拍出了48小时零6分的素材片,经过严谨细致的后期剪辑,最终一部时长90分钟的影片成功问世。这也是建国以来绵阳自己投资、自己管理经营拍出的首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