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辉精神是“党心民意共鸣”的时代资源

电影《兰辉》二人谈

来源:中青在线 冯俊锋 吉俊洪

四川省绵阳市干部兰辉的事迹,在短暂的时间引起全党和各族干部的心灵感动思想震动,从而迅速成为党心民意共鸣的时代资源,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杆,成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电影《兰辉》自今年523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后,汇聚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近日,就电影《兰辉》展现的时代意义与精神价值,吉俊洪与冯俊锋进行了一场对话。

 嘉宾:冯俊锋,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学博士,醉心于电影史研究,代表作《百年光影的民国记忆——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对电影的管理与控制》。

 访问:吉俊洪,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主任、四川影视文艺频道总监

 吉俊洪:很多朋友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兰辉去世仅一年,以他为英模原型的电影《兰辉》便迅速搬上银幕,其中究竟有何背景?

 冯俊锋:你的这一问题很有意义,实际上道出了电影《兰辉》的价值所在。兰辉作为心系群众、为民尽责、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基层干部典范,朴实可靠,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可信。兰辉的言行契合了现实的需要,他的精神呼应了时代的主题。

 吉俊洪:有人说兰辉这一形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干部群体的刻画,我的意思是说观众认为有些故事并不一定是在兰辉本人身上发生的,是这样的吗?

  冯俊锋:重建的奇迹,重生的力量,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展示了包括绵阳在内灾区干部的精神气质与良好风貌,兰辉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代表。电影里面的一些场景和故事,都是他生前众多真挚为民故事的撷取,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首先源于生活,还原真实、立体、鲜活的兰辉,是电影创作群体与北川灾区群众的共同愿望。

  吉俊洪:基于这种还原的共同愿望,所以银幕上的兰辉是那么的真实可信。

  冯俊锋:是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情感储藏室。“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民族之殇,与死神抗争的故事令人撕心裂肺,影片中为人之父的兰辉参加200多名地震中丧生的孩子集体安葬仪式,他低沉地念着一个个孩子的名字,声声击碎人性最柔软的地方。这种还原真实的表达与细节设计不是灾难与伤痛的展示,而是警示我们科学御灾与天人对决后情感的净化与理性升华。

  吉俊洪:你谈的很好,《兰辉》的出现,可以说迥异于以前一些情感苍白的主旋律影片,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探索。

  冯俊锋:对于类型片我没有深入研究。我认为,这还是一个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兰辉》从人物原型出发,还原了兰辉与老百姓零距离的相处之道,以艺术的手法聚合了他的工作、生活与情感,用中国式叙事方式体现了主旋律片应有的品质和气质,情节与场面都非常具有视听效果和情感震撼力。

  吉俊洪:传递价值是主旋律片的使命,《兰辉》的探索与尝试应该非常值得肯定。

  冯俊锋:从普通观影者的角度来说,我还无力触及如此宏大的话题。但从一个宣传工作者的角度,如何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时代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新风正气,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对年青一代观影人,如何把真实的兰辉,把可敬、可爱、可靠的基层干部队伍形象植根于他们心中,《兰辉》无疑是成功的,它既让你享受让你受教,这种尺度应该是主旋律电影的现实之难,又是使命所在。

  吉俊洪:主旋律片往往面临叫好叫座的尴尬境遇,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冯俊锋:对于这个现象,国家新闻出版与广电总局的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先生曾与我们有过探讨。他认为,在传媒高度发达、文化消费多元的今天,影视作品不能脱离时代与群众,必须去寻找文化自我更新的崭新力量。兰辉与时代与群众最近、最亲,电影摒弃了主旋律人物高大全的概念化与公式化,将其定位一个平易近人的好人进行塑造,在同事中眼中他是一个好同事,在晚辈心中他是好兄长,在老人心中他是好儿子,这些都是基于他是一个好人”(主演刘之冰语)。我想表达的是,电影是经济与文化增长精神品格高度聚集的平台,承担了传递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任,主旋律影片表达社会主流价值与看法不能唯票房GDP

  吉俊洪:你去影院观看《兰辉》的直接动力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冯俊锋:《兰辉》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灾区人民精神的成长和品格再造。我与大多数主动走进影院观看《兰辉》的灾区群众心情一样,那就是:在影院黑暗的角落泪流满面地以他为镜,净化自己的心灵。兰辉事迹能在短暂的时间引起全党和各族干部的心灵感动思想震动,从而迅速成为党心民意共鸣的时代资源,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杆,成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兰辉精神一定也会具有穿越时空的张力和魅力。